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發布 低風險區域人員跨區域外出不需隔離
快三进1退2倍投法能赢吗╇导师【瑶姐QQ:50018520】【大发官网:cw522.com】【邀请码:12772777】「精准计划群丨顶尖名师丨一对一单带丨代理高返点」信誉平台7年无黑史,千万人推荐!XQLCS83109v1fABHkcCJAt6jy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發布 低風險區域人員跨區域外出不需隔離
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發布,低風險區域人員跨區域外出不需隔離 密接、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縮至7+3
6月2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記者注意到,這是繼今年3月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更新后,又一進行調整的重要防疫相關方案。
國家衛健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專家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從去年12月以來,我國開始面臨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的挑戰,半年多時間里,對其認識有所加深。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潛伏期短、傳播快、隱匿性強的特點,在隔離期限的設置、風險區域的劃定和管理、核酸抗原檢測等多方面進行了修訂,形成此版防控方案。
他也表示,隨著未來新冠病毒和疫情形勢的變化,防控方案還會動態優化與調整!凹纫雷∫咔,也要盡可能減少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新京報訊 6月28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28日在國家衛健委官網全文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方案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因時因勢對疫情監測、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中高風險區劃定標準等進行了調整。
米鋒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對防控工作的優化,決不是放松防控,目標是更加科學精準。6月28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召開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嚴格執行第九版防控方案,把該管住的堅決管住,該落實的堅決落實,該取消的堅決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將派出工作組,對地方落實情況進行督導。
修訂防控方案主要基于疫情形勢變化等三方面考慮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在會上介紹,國家衛健委對防控方案進行修訂主要基于以下3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疫情形勢的變化。目前新冠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圍內持續流行,今年以來全國本土疫情發展頻次明顯增多,疫情波及地區范圍比較廣,尤其是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及京津冀和邊境口岸城市等造成了沖擊,我國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不斷加大,防控形勢更加嚴峻復雜。近一個月來,我國疫情防控總體形勢向穩趨好,陽性感染人數持續下降,有疫情的地區數量也在減少,為優化調整防控方案創造了窗口期。
二是研究發現病毒變異的特點。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我國境外輸入和本土疫情的優勢流行株,研究提示,奧密克戎變異株潛伏期短,病毒傳播能力更強,傳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強的免疫逃避能力,傳播的隱匿性強,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三是前期開展了試點研究,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于4-5月在大連、蘇州、寧波、廈門、青島、廣州和成都等7個城市開展了為期4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研究工作。
同時,結合各地防控工作實踐特別是上海、吉林等地大規模疫情處置經驗,對防控方案進行了修訂。
優化調整風險人員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
雷正龍介紹,與第八版防控方案比較,第九版防控方案主要在三個大的方面進行了修訂:
一是優化調整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將密接、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從“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
二是統一封管控區和中高風險區劃定標準。以前有兩類風險區域劃定標準,一類是高、中、低風險地區劃定標準,一類是封控、管控、防控區劃定標準。第九版防控方案將兩類風險區域劃定標準和防控措施進行銜接對應,整合統一使用高中低風險區的概念,形成新的風險區域劃定及管控方案。
三是完善了疫情監測要求。加密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抗原檢測作為疫情監測的補充手段。同時,方案明確了不同場景下區域核酸檢測策略,針對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農村地區,分別明確發生疫情后區域核酸檢測的啟動、終止條件及相應的核酸檢測策略。
焦點1
密接隔離期縮短是否意味著防控措施“寬松”?
隨著奧密克戎取代此前新冠變異株成為主要流行株,針對其特點,相關風險人員隔離時長是否應當調整也被業界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今年4-5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全國選取部分地區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研究工作,研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2-4天;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內檢出。
病毒潛伏期是設置隔離時長的重要依據。記者注意到,在奧密克戎潛伏期縮短的情況下,部分地區此前嘗試就隔離期做出調整。今年5月,北京發布措施,密接人員實施“10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次密人員實行“7天居家隔離”,高風險人群實行“10天居家隔離+7天健康監測”,對既往隔離期進行壓縮。
第九版防控方案對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進行了統一明確。對密接、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整體約縮短一半。對次密的管理,取消了“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7天核酸檢測。
“隔離期限縮短,可以減輕隔離點的工作壓力,使隔離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也有利于已經排除風險人員盡快回歸正常生活,緩解其心理壓力!眹倚l健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專家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說。
王麗萍在發布會上表示,調整入境人員和密切接觸者隔離期限,并不意味著防控措施的“寬松”,而是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流行特點對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優化,不會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是精準防控的體現。雷正龍也強調,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對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決不是放松防控,而是要求更高了,要求更規范、更準、更快,關鍵是要把該管住的重點風險管住、該落實的落實到位、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充分利用資源,提高防控效率,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焦點2
低風險區域人員跨區域外出需隔離嗎?
吳浩介紹,此前,高、中、低風險地區的劃定,是根據當地確診的病例數和聚集疫情數研判風險,管控區、封控區則屬于防控應對的舉措,兩者為獨立的概念。第九版防控方案將二者融合、統一,形成新的風險區域劃定及管控方案。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確,封控期間發現新的感染者,由當地聯防聯控機制組織開展風險研判,按照“一區一策”要求,可將原封控區域全部或部分延長封控時間。
“所謂一區一策,意味著風險區內出現新增病例,不一定要延長整個區域的封控時間,而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區分。避免一人感染、眾人‘陪綁’!眳呛票硎,但這也考驗各地方的風險研判能力和管理能力,尤其在大型社區,要強化網格化的精細管理。
此外,雷正龍在發布會上介紹,低風險區域人員離開所在的地區或城市,應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跨區域外出的低風險區域人員,不需要采取隔離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并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發生疫情后的縣(市、區、旗)所有中高風險區解除后,所在的縣(市、區、旗)全域實行常態化防控措施。
雷正龍介紹,在疫情處置過程中,如果個別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的傳播風險較低,密接人員已經及時管控,經研判,沒有社區傳播風險,那么也可以不劃定風險區域。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焦點3
出院后核酸檢測陽性應如何處理?
此前公布的新版新冠診療方案中,最受關注的修訂之一是降低了出院門檻,不再以核酸“陰性”作為硬標準。
根據診療方案,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為40,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或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并符合體溫、呼吸道癥狀、影像學等相應標準者,即可出院(解除隔離)。
那么,如果出院后核酸檢測陽性,應當如何進行處理?
第九版防控方案進行了分類規定。
其中,既往感染者出院(艙)后,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陽性,如未出現任何癥狀體征且核酸檢測Ct值≥35,不再進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觸者;如核酸檢測Ct值<35,結合病程、Ct值動態變化等快速評估其傳播風險,如有傳播風險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與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觸頻繁的密切接觸者,無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無傳播風險,不再進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觸者。
如出現發熱、咳嗽等臨床表現,或CT影像學顯示肺部病變加重,應立即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根據病情進行分類管理治療。如核酸檢測Ct值≥35,無需對其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和管控;如核酸檢測Ct值<35,應判定和管控與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觸頻繁的密切接觸者,無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焦點4
區域核酸篩查應如何開展?
由于奧密克戎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今年以來,各地采取了與以往不同的舉措,包括區域核酸篩查被更廣泛使用。
第九版防控方案根據城市規模的差異,明確了區域核酸篩查的頻率。
在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區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可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發生跨區的廣泛社區傳播疫情時,提級指揮,由省級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決定是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一般城市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市的城區,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城區之外的區域,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在農村地區,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涉及的自然村、涉及鄉鎮政府所在地及所在縣城,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疫情波及多個鄉鎮時,基于流調研判,擴大范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焦點5
哪些風險職業人員加密核酸檢測頻次?
王麗萍表示,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更快,隱匿性更強的特點,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要進一步強化監測預警。在以往常態化監測的基礎上,加密了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
與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潔、維修等人員,口岸進口物品搬運人員,海關、移民管理部門直接接觸入境人員和物品的一線人員等),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和普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醫務人員等,每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從業環境人員密集、接觸人員頻繁、流動性強的從業人員(如快遞、外賣、酒店服務、裝修裝卸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商場超市和農集貿市場工作人員等)以及普通醫療機構除發熱門診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員等,每周開展兩次核酸檢測。出現本土疫情后,根據疫情擴散風險增加核酸檢測頻次。
方案也新增了藥品監測要求。當出現本土疫情后,對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藥物的人員進行實名登記,督促用藥人及時開展檢測。
A14-A15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戴軒
《 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發布 低風險區域人員跨區域外出不需隔離 》( 2022-07-06 08:44:05)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